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人生坎坷 > 第八章、布设炸点
    八、布设炸点

    与炸药雷N管打交道,是工兵的专业之一;执行爆破任务是工兵的“家常便饭”。如销毁地雷、弹药,销毁末爆的炸弹、炮弹,引爆末炸的炸点等等。

    步兵战术演练、演习中,按要求准时拉响各类大大小小的炸点,使“战场”上出现此起彼伏的炮火、狼烟,造成浓烈的战场气氛,对战术演练、演习是必须的。少了就没有战斗气氛,部队就没有身临战场其境的感觉,还会影响参训官兵全身心投入训练的积极性,训练成效也会大打折扣。而这些任务主要是工兵去完成的。

    步兵营、连的战术训练,特别是正式的验收演练,即人们说的“彩排”和正规演习,上级总要给工兵营、工兵连下达布设、炸响炸点的任务。如一个步兵营的营进攻战术演习,一个工兵连末必能完成其任务。如果是一个步兵连的战术演习,至少得出动工兵两个排或更多的人配合。

    战术演习中,无论是指挥者还是步兵、工兵官兵,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比方一个步兵营的营进攻战术演习,从开始我方的“炮火准备”、“炮火延申”、“炮火激袭”等,到“敌方”对我军纵深战斗中的“炮火拦阻”、敌机“投弹”等等,宽正面、大纵深的战斗场面,都要用千万个炸点显示效果,而这些炸点,事前要按演习的想定和要求,在不同的距离、不同的地点埋设好,作好标记。在部队进攻战术行动中,分阶段、分层次、按进展一一拉响、点燃,制造出炮火连天的效果。

    一个步兵营,营进攻战术的炸点要用几吨、十几吨或更多的炸药,要用成千上万或更多的普通雷N管、电雷N管,还有拉火管、导H火O索、导H爆K索等等。

    显示我方的“炮火准备”、“炮火延申”、“炮火激袭”等的那些二百克、五百克、一公斤、五公斤、十公斤等等各种药量的炸点,尽管按要求一排一排、一波一波、此起彼伏地爆炸就是了。只要能造成轰轰隆隆、火光冲开、硝烟迷漫的战场效果就行。炸点区除了埋设和操作炸点的工兵官兵,再无别人。安全顾虑较小。

    最难、最令人担心的是显示敌方“炮火拦阻”、敌机临空“投弹”。这些炸点要在部队前进、冲锋陷阵的人群中炸响,在官兵的脚下、眼前炸响。药量小了显示不出“炸弹”的威力,药量大了怕炸着部队。工兵都是按规定药量的下线值设的炸点。

    当扮演敌军的飞机,从部队头顶飞过时,就要在官兵人群中,立即响起一排排炸点,以显示敌机的“投弹轰炸”。药量大的在离人几米、十来米处炸响,药量小的在一两米处炸响,时机必须掌握准确。早了效果不好,晚了就会炸伤人、炸死人。如果正踩到炸点上炸响,那只脚就会被炸伤、炸掉,炸起的沙土、石子会打伤人的身体、眼睛,如果踩到了大药量炸点上炸点炸响,就会被炸死。

    工兵为了步兵战友的安全,在埋设炸点时,想了许多的办法,例如尽量把炸点设在虚土地上,把炸点附近、周围的石头、大小沙粒刨的远远的。在使用炸点下线药量时,为了有好的效果,同志们把细土堆到炸点上,或用报纸、信封包上、装上细土放在炸药上,炸点炸响就会出现尘雾腾空、硝烟缭绕的效果。又比方把单人掩体挖在炸点相对集中、或有较大药量炸点的附近,工兵爬在掩体内,目不转睛地盯着步兵前进的脚步,当冲锋陷阵的步兵,进到规定的距离,准确地爆响炸点,既配合了良好的战术效果,又保证了战友的安全。步兵在勇猛冲锋,而工兵这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心情始终是紧张的。

    瞿永顺胆大心细,勇敢沉着。所以他和他的班,经常完成一些难度大的任务。如用爆破筒在铁丝网区、地雷区开劈通路。一根直径二十公分的木桩、电线杆,他缠两圈导M爆K索,就能在瞬间把它拦腰“砍断”;一棵三十多公分直径的大树,他在树干上缠三到四圈导M爆K索,就能将树如雷劈般剥开、炸断倒地,他的计算误差很小。他和他的班还摸索、试验出用一定量的汽油、一定量的炸药爆炸而形成蘑菇云效果的炸点,受到上级的表彰和推广。

    每次战术演习炸点显示完毕,工兵们一个个都灰头土脸,满身尘埃,肺里吸入了多少灰土硝烟,谁也说不清楚。表现出来的是对战术训练、对同志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战友们深沉、真挚、无私的爱。

    人们亲历战场,就会听到呼啸而过的炮弹,看到、听到闪闪火光、隆隆炮声、四起的硝烟。除了真实的战场,所有不是真S枪实弹的军事演习,都离不开炸点的配合。所有反映军事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中那些紧张、激烈、艰险、残酷、惊心动魄、“血肉模糊”的战斗场面,都离不开炸点。大到三大战役,哪一幕幕广阔雄伟、波澜壮观的战场景象,小到一粒子弹击中某人身体的某个部位时“鲜血”淋淋的特写镜头,都是用炸点和特制的微型雷N管爆炸显示出来的。虽然电脑可以合成一些镜头,但离开炸点也是不行的。

    所以设置和爆响炸点,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也是工兵的一门专业。它是让不曾上战场、没有机会上战场的人们看到、了解、认识战场景况的手段、方法、枝术和“教课书”。

    而那些战场图画的“描绘者”、“制作者”、“匠人”就是工兵,或是经过训练入门、懂行了的“准工兵”。与其赞美演习场上那激动人心的烽火狼烟,还不如赞美工兵和炸点设置、引爆的“专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