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风闻录 > 第七章:城南游
    ——“那老神棍,我不信。”晞晗别过头去,一副轻蔑无比的样子。

    ——这时,她看见了远处的吃食摊位,立马把这些书忘了,径直飞奔过去,要买吃食。

    ——“我要越梅,紫苏膏,要两份!”

    ——秦瑞瑄脸一黑,他知道接下来似乎要发生什么了,他可不想再一次受那种痛苦。

    ——“来吃这越梅和紫苏膏罢,我请你,你吃啊!”晞晗笑得可甜。

    ——对于女子的好意,他当然不能拒绝,否则有违君子之道。于是......他闭着眼睛,皱着眉头,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轻轻地咬了那么一小下越梅。

    ——呃......太甜了!咳咳......他只尝了一口,就不想再吃第二口!

    ——天啊,她每天吃这么多糖真的好吗!

    ——晞晗看他脸色变了,只好把这越梅收了,请他再尝紫苏膏。

    ——“那个,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们回客栈再尝,咳咳......”他只能使用天下最神奇的功法——“拖”字诀。

    ——“好吧。不过我想问你个问题哦,我一直想不明白,到底什么叫做面首啊,还有断袖之癖,龙阳之好都什么意思呢。我不知道。”晞晗这回变乖了,开始“虚心”请教。

    ——“咳咳!咳咳......咳咳咳......你从,你从哪里听到的!我,我也不知道!”秦瑞瑄的心绪还没有平复下来,又遭到此番“袭击”,整个人陷入了很复杂的状态。

    ——晞晗疑惑不已,这到底是为什么呀,他怎么突然态度就来了个大转弯呢?

    ——“那个,你问......你问我师尊吧!”秦瑞瑄脸红的不能再红,恨不得在地上找条裂缝钻进去。

    ——什么呀,小小年纪胡说八道,也不知道她们家到底怎么教育的她,竟这样胡思乱想!作为一个女子,怎么能谈及如此污言秽语!

    ——晞晗知道了,她这句话犯了大忌讳,但是她却不知道忌讳在哪,她现在可以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晞晗摇了摇头,只好岔开话题:“我来讲柳摇金的故事吧!”

    ——她与他坐在了这天都玉京的护城河边,她开始讲起了故事。

    ——若是晚春或初夏时,护城河的水中尽植莲荷,近岸值桃、李、杏,杂花相见,春夏之间,望之如绣。①可现在早已是秋季,两岸只有菊花怒放,真可谓“我花开后百花杀”;秋菊高洁,在这清冷的秋季,也有一番情趣。

    ——其实晞晗说话的声音清脆干净,如那黄莺初啼,泠泠动听,虽然还是稚气未脱,但也是悦耳的很。

    ——“传说啊本朝有位奇女子,名柳摇金,她有一副好歌喉,语音婉转清丽。不仅如此,她还粗通文墨,容貌秀雅,可惜出身不好,是玉京城一富商家中的歌姬。”她开始缓缓道来。

    ——“当时有一书生名韩翃(hong二声),两人无意间相识,暗生情愫,眉目传情,真可谓羡煞旁人也。那富商也是好人,跟现在那些鸡鸣狗盗之流完全不同,他准许柳摇金和韩翃成婚,那时的玉京城都称二人是那“金童玉女”呢!”晞晗说时,羡慕之情表露无遗。

    ——“书生韩翃后来进士及第,他便决意回乡省亲,了却满心的思乡之情。因路途遥远,他便没有携妻一起归乡。”

    ——“但次年“宋梁之难”②便爆发了,桐关失守,逆贼宋潮升占领天都玉京,当时圣上仓皇逃离玉京城,奔赴梁州,陷玉京城于血与火之中。柳摇金为了在这乱世中自我保全,只好在脸上涂了烟灰,换上旧衣,逃到城外破庙中。在自己处于危难之时,心中仍旧顾念着自己的丈夫,她后悔为何不能同去,后悔这一次便是永别。”

    ——“但皇天还是不负有心人的,韩翃得知柳摇金仍在玉京,便托人寄了一袋黄金作为娇妻的生活用度,同时附上书信一封,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时她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可当韩翃回到玉京的家中,却发现根本无人!原来柳摇金因自身美貌而被番将沙叱利所掳!幸好有韩翃好友许俊,仗义解救柳摇金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时晞晗拍手笑着道:“两人再度重逢,执手相看泪眼,良久默默不语。经历的生离死别,战乱风波,两人决定携手归隐田园,不再官场争渡。韩翃的诗也名传天下,被誉为当世才子。”

    ——晞晗这时一改往日活泼,正色道:“柳摇金当时虽已韶华散尽,红颜不再,但两人最终却能白头偕老,共走一生。这也就够了,人生虽短,如果没有亲近的人在身边,倒也是无趣的很。”晞晗借此感慨了一番,这故事虽然仍旧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但是却体现着一种无奈,人生在世,好事多磨。”

    ——这故事秦瑞瑄从来没听过。那类话本传奇之类世俗文学,在神霄派这等高高在上的道宫里是无处可寻的。这种故事,不仅与出世清修的派风相悖,而且有蛊惑人心之能,使修行者道心不坚,流连红尘,最终难成正果。

    ——他听了心下也没觉得有何不好,故事中的人令人羡慕万分,但真实的生活却是如此残酷现实,没有几个人,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被后世向往又传颂。他知道故事不过是给人以慰藉,故事本身内容,却没有好坏之分。

    ——毕竟人不能生活在美好的故事中,那些道教对世情学问的抵制,他还是心有怀疑的,但他没有说些什么。

    ——他本不擅长表达些什么。

    ——“嗯,你喜欢吗?”

    ——晞晗再怎样也是个女子,爱好浪漫与温暖本就是天性,对于这等美好的爱情故事更多是祝福期待与希冀。她和这世间所有的少女一样,期待着有一天有一位英姿勃发的男子,和她一起共走天涯,相敬相恋。

    ——她知道那些是故事,但故事本身却是美好的,在她的眼里,“有情人终成眷属”本就是世间第一美事,也是她所希望的。

    ——晞晗这时站了起来,说:“你好像很喜欢呀,等我一下。”没等秦瑞瑄反应过来,她便径自跑走了。

    ——他呆愣了一下。

    ——不一会儿,她抱着一大摞书回来了。他接过书,油墨的味道混着女子身上不知名的花香,倒是有一种独特的韵致。

    ——在看这书封面书名——《柳毅传》,《长恨歌传》,《李娃传》还有《霍小玉传》②,这几本书秦瑞瑄倒都略有耳闻,可都没有阅读过。

    ——这类故事到都是些在大人物眼里“无甚意思”的故事,但那些也都是属于“人”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或好的或坏的,都在这些书中彰显的淋漓尽致,比起或冰冷或冗长的道书佛经,抑或儒家经典,它们似乎是更有人情味些。

    ——晞晗喜欢这些关于“人”的感情,虽然她喜欢的东西实在是有点多,但她确实是对其心底寄托着隐秘的期望。

    ——可惜,这世界到底是事与愿违的世界。

    ——故事讲完了,两人却不知该去往何方。

    ——晞晗望了望四周,然后又想了想:“要不我们去那祆庙看看吧!我还是头一次见到祆庙呢!”

    ——晞晗开始介绍道:“传说祆(xiān)教是九州之外一大教,有时又叫做拜火教,信仰的是最高主神阿胡拉。他们的教徒说他创造了光明与火,所以教徒们最重要的功课便是拜火。”

    ——“他们厌恶黑暗的恶神阿里曼,并与之战斗,获得了最后的胜利。瞧,那石柱上点着的,不就是圣火吗!”晞晗便跑边回过身来对着秦瑞瑄说道。

    ——到了祆教庙宇的大门口,他们两人却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一十四五的姑娘搀扶起一十二三岁的少年,艰难地站了起来,缓缓地离开了这祆庙。

    ——两人都看出来了,他们是被庙内之人用棍棒赶出来的!姑娘身上那青紫色的淤青和少年嘴溢出的血液,便是鲜明无比的证据!

    ——“怎么会这样!信仰善良与光明的宗教,怎么会做出这等事,去殴打没有还手之力的孩子!”晞晗看不下去了,决定要讨一个公道。

    ——秦瑞瑄虽也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却无计可施。他们实在太弱小,实在是没有力量。两人都尚且年少,又怎么能去当侠客行侠仗义呢?

    ——这时一道黑影掠过,不知去往何方。

    ——“姑娘且慢......不要去......”那姑娘拦住了晞晗。

    ——晞晗一愣,似乎有人在喊她,但是声音极轻,她不知声音来自何方。

    ——那位姑娘试着用力呼喊,声响仍旧不大,却可以让人听清了:“我们......争不过的......”

    ——晞晗争辩道:“不行,姑娘你先等着,我去问问这是为何!”说着便要拉上秦瑞瑄一同出发。

    ——“听她说完。”秦瑞瑄小声道,并没有凭一腔热血就向前冲。他拦住了晞晗,没有让她向前去。

    ——“我是有点激动了,我会听你说完的。“晞晗也觉得自己这么做欠考虑了,最起码知道事件来龙去脉再去询问原因,否则不分青红皂白就去,只会招致更大的祸端。她平生第一次见这种事,似乎处理起来失去了冷静。

    ——她也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少女,又何来冷静之说呢?

    ——“在这个世道,有些事情是没什么道理的,对不对。”姑娘先扶着那少年坐到地下,后靠近了晞晗,凑在她的耳边,说了那么一句不着边际的话。

    ——说完后,那姑娘踉跄着坐到了地上,缓缓道:“我本是为了给寿儿寻个安身之地,才来此的,我其实不该进城。”

    ——晞晗觉得这事情值得她关注,便拉着秦瑞瑄,询问有什么能帮他们。

    ——姑娘自言两人是玉京人氏,后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只剩姐弟两人相依为命。身旁那位名叫寿儿的少年便是她的亲弟弟,他的弟弟生来便带有重疾,不得不日日服药延命度日,两人又没有生活来源,所以父母逝去后的日子过得便越发的拮据了。两人势单力孤,年纪又小,常年被恶霸欺凌而不敢言。

    ——说到这里,那懦弱可怜的姑娘,居然在此失态地哭了起来!

    ——泪花闪烁在姑娘的眼眶中,梨花带雨般,像是胧上了一团雾气;她哭的声音很小,因为她懦弱,没有力量,只会隐忍与无助。

    ——谁叫她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可怜女子呢,不仅生逢乱世,而且生于败落之家,还有一个先天有疾的弟弟,恶霸流氓之徒还狠心夺去他们生活的全部!

    ①;出自《东京梦华录》。

    ②;宋梁之难:即安史之乱,本书中为了防止重大的历史错误,尊重历史本来面目,采用架空的方式来写唐末宋初之家国动乱。借此更改部分地名,事件名,人物名。希望各位历史党们嘴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