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掌宇 > 道教
    ,又称道家、黄老、老氏与玄门等,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是中国人的根蒂,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据道经记载,起于盘古开天辟地,元始立教说法。传至世间则创始于黄帝崆峒问道、铸鼎炼丹,阐扬于老子柱下传经、西出函谷。故以黄帝为纪元计,道历至2014年已有4700多年。

    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与道合一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经济、军事谋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国民性格、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民风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根柢全在”。当代要论古人语汇中的黄老、道家即是。

    发展初期,东汉宫廷盛行黄老之学,而实际上主要是老学。东汉明帝时,朝廷崇信黄老者更多。汉明帝身体力行,修心养性,曾劝他父刘秀颐爱精神。明帝之弟楚王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把“黄老”、“浮屠”和“神”同祀。洛阳皇宫中积存了大量的秘书、列仙图和道术秘方。汉章帝还把这些图籍赠给东平王刘苍,让他在藩国学习、传播。黄老学说的神秘化,使黄帝、老子进一步神化。在上层社会中得到普遍信仰,已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由此逐步形成早期——黄老道。桓帝时黄老道在朝野公开传布。桓帝在宫中立黄老祠祀之。延熹八年(165年)桓帝派中常侍左官到苦县(今鹿邑县,是老子李耳的老家)祭祀老子,并下令将天下所有祠庙中的其他神主、偶像毁掉,改祀黄帝、老子。

    黄老道在河洛地区产生后,逐渐发展为两支,出现了“五斗米道”和“太平道”。

    “五斗米道”为汉顺帝时沛国人张道陵在蜀郡鹤鸣山所创。该教奉老子为教主,号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经典,因信奉者要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为发展道众,在全国设二十四治(传道点),以座二十四气。洛阳北邙山治,是张道陵隐修过的地方,也是四川境外唯一的治。张道陵死后,其子张衡继传其道。张衡死后,其子张鲁在巴郡、汉中传五斗米道,建立政教合一的统治近30年。据曹丕《典论》和曹植《辩道论》载,汉末会集洛阳的著名道士有华佗、郗俭、甘始、左慈、郝孟节、东郭延年等,甘始善于行气;左慈明房中术;郗俭善辟谷服食。养生术的三大流派导引、房中、服食形成传世,对重生、贵生、乐生、太生、养生之学起到开源通流的作用。

    太平道为汉灵帝时(168~189年),巨鹿人张角所创。该教是信奉《太平清领书》的一个道派。巨鹿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蓄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并宣传《太平经》中“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等主张,反对以剥削敛财,深得百姓信任。10余年来发展教徒10万人,散布于青、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他传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派大方师马元义往来洛阳,以中常侍封谞、徐奉为内座,布置于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3月5日率众起义。因唐同上书告密,马元义被捕,车裂于洛阳。太平道被杀千余人。由此可见太平道在京师洛阳的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黄巾军被镇压后,太平道解体,余下的信徒汇入五斗米道中。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五斗米道张鲁投降曹*,其全家被迫徙居邺城,大批信徒随迁豫北。因张鲁显贵,而使五斗米道得以顺利传播。曹*曾参与镇压太平道起义,对采取禁锢措施,建安年间在洛阳等地烧毁老子祠600多个,对洛阳及各地严加防范,限制道士活动。曹丕建都洛阳后对防范更严。尽管遭到严密控制,但仍在秘密活动和发展。“帛家道”也于此时兴起于洛阳。创始人帛和(帛仲理),四川重庆人,曾于隆虑山(今林县西)学道,后到洛阳拜师于吉,在北邙山翠云峰老子炼丹处布道。帛和功法深湛,洛阳人称之为“神人”。《抱朴子·法惑篇》云:“前世有名之道士如帛和者,……其洛中道士已情涉众事,冶炼术数者以疑难咨问和,和皆寻声为论辩,皆无疑碍,故为远识。”据《神仙传》记述帛和曾从嵩山道士刘根学道,于嵩山石窟中得《三皇文》。此人死于无终山(今天津翁同山),葬于洛阳北邙瀍水西南,墓前有晋永宁二年(302年)(十一月)所立石碑,文曰:真人帛君之表。

    西晋建都洛阳后对的防范放松,徒又开始公开活动。武帝时(265~290年),河南境内建道观200多所。著名道士王浮在洛阳宣传,并作《老子化胡经》,称老子西出流沙,化为佛,释迦即老子的化身,以此说明道先佛后。此书对当时在洛阳嵩山一带活动的有较大影响,对后世影响也颇大。同时洛阳有著名道士鲍靓和女道士魏华存等。

    北魏明元帝时(409~423年),嵩山五斗米道徒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创立“新天师道”(后人称北天师道)。《魏书·释老志》载:谦之于神瑞二年(415年)十月从太上老君得《云中音诵新科之诫》20卷,令他改除三张(张道陵、张衡、张鲁)租米钱税制度及男女合气之术。他利用北魏太武帝(424~451年)对的崇拜,排斥佛教,改革天师道(五斗米道),制定乐章诵戒新法。今珍藏于登封中岳庙中的《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刻于435~440年)是记载寇谦之事迹的最早资料。碑载:“继天师寇君名谦之,字辅真,高尚素志,隐处中岳三十余年……案循科条,授以九卅真师,理治人鬼之政……。”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假托老君之言表达自己的改革方针,把许多封建伦理变成的教义,教人“不得叛逆君王”,“于君不可不忠”,“要安于贫贱”,很得封建统治者的赞赏。从此在北魏受到各代皇帝的荣奉,也使内部分化。一方面向上层发展,另一部分为民间通俗,在民间流传。

    隋唐时,发展达鼎盛时期。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年)建都洛阳,虽然对道佛均崇,但诏令道先佛后。洛阳御苑就是按传说中的三座神山仙境修建的。炀帝在洛阳多次请茅山道士王远知讲神仙之事,并于大业七年(611年)在洛阳宫设玉清玄坛,把擅长辟谷术的著名道士宋玉泉和孔道茂置于左右。在洛阳建道观24所,度道士1100人。为弘扬,又下令组织编纂了《隋朝道书总目》,有经戒200余部,908卷;服食46部,167卷;房中3部,38卷;附录17部,103卷。这些道书目录保存了隋以前流传在河洛的典籍。

    唐时,唐高祖曾下诏宣布为首,儒学为次,佛教第三,并自称老子后裔,大崇。龙朔二年(662年)唐高宗下诏洛州长史谯国公许力士于邙山翠云峰建上清宫。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又重建并命名为玄元皇帝庙。武则天时,召见嵩山道士司马承祯至洛阳降手敕赞美之,并下谕麟台监李峤饯行于洛桥之东。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追封老子母亲为“先天太后”,并下诏建“洞霄宫”祀之。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祭中岳,封嵩岳神为“天中王”,其妻封为“天灵妃”。武周天册万岁元年(695年)武则天再登嵩山,在嵩山中峰建“登封坛”并于坛上刻立《大周升中述志》碑记其事。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武后登坛加封中岳神,封神岳天中王为“神岳天中皇帝”,封“天灵妃”为“天中皇后”。唐玄宗尊奉,开元九年(721年)召司马承祯入京,亲授法篆。开元十三年(725年)加封老子为“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亲为《道德经》作注,刊刻成书,颁布天下,令每户必置一本。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玄宗在长安、洛阳及各州置玄元皇帝庙并置崇玄学,“置生徒,令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置博士、助教各一员,学生100人,以宰相统领。自天宝二年(743年)至天宝十四年(755年),仅洛阳邙山玄元宫的崇玄学就为唐室培养了1300多名高级人才。唐玄宗亲召道士司马承祯、吴筠、张果到宫中,帝“亲授法篆,赏赐甚厚”。令他们往来东西两京,宣讲道经。司马承祯死后,葬王屋山,今俗称道士坟。

    北宋建都汴京,以洛阳为西京。宋太祖、太宗祖籍洛阳,因崇信,太宗将洛阳故宅改为“洞真观”,设女冠主持;在汴京仿建唐代洛阳的“上清宫”拟建宫观。著名学者朗然子、刘希岳在洛阳南郊栖露宫传道,有《悟真诗》30首传世,为内功修炼经验的总结。宋真宗多次幸临北邙上清宫,并命画师武宗元在洛阳上清宫壁像画大型神仙《三十六天帝》,其中“赤明和阳天帝”为太祖、太宗真容。宋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道君皇帝,曾下诏在太学设《道德经》、《庄子》博士,同时又把洛阳上清宫收归中央秘书省领辖。

    金元时期,河洛一带先后流传的为“正一道”、“太一道”和“真大道”,后陕西王重阳(王喆)所创全真道在河洛兴起,上述三教均不再传。

    王重阳所传七弟子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邱长春、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又各传一派。谭处端,号长真,于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赴洛水南朝元宫传道,创南无派,著有《水云集》。刘处玄,号长生,金大定年间在洛阳城北云溪观布道,创随山派,著有《道德注》、《黄庭述》等。孙不二,号清静散人,居洛阳凤仙姑洞(三井洞),大定十六年至二十二年(1176~1182年)在洛阳传道,创全真道清静派,著有《不二元君法语》等。此时期在洛门派众多,道观遍布。据明《河南郡志》所载规模较大的道观有岱岳观、嵩时观、洞真观、修真观、朝阳观等几十处。

    明代嘉靖皇帝崇信,在洛阳的伊王朱典櫍,仰体圣上崇道之意,也大力推崇,修建道观。上清宫就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四月落成的洛阳最大道观。明神宗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遣中使,发帑金,敕建栾川老君山金顶太清观,并颁经8柜,储于观中。尽管如此,由于明初朱元璋对采取抑制政策,因而基本没有大的发展。

    清代统治者偏重佛教,曾宣布佛教为国教,所以禁止传播。虽在民间活动较盛,但道观及活动规模都很小。洛阳吕祖庙为清康熙年间创建,其规模远不能与唐宋洛阳上清宫相比。

    民国时期,曾宣布废除,但民间仍有信仰活动。冯玉祥驻洛,倡导打神办学,很多道观多被用来办学,庙产亦被充公。到建国前夕,在洛阳几乎泯灭。

    1958年,人民政府实行宗教制度改革,原重点活动场所的职业人员和宗教活动相对集中,以便于管理。洛阳保留了上清宫、吕祖庙等活动场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与其他各教一样,活动全部停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事务部门恢复工作,对历次政治运动中的不适做法进行纠正,平反了冤案,退还庙宇财产,安置职业人员,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活动逐渐走向正常。1983年,河南省“学习小组”成立,洛阳上清宫道长师维新任组长。经过协商筹备,洛阳开放上清宫、吕祖庙为活动场所。1990年洛阳有信徒9700人,其中居士83人,乾道8人,坤道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