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天择 > 第七章 自己出题自己做
    这些太监为什么如此惶恐?

    因为在他们的心里面,吕羽这位君王不仅仅是刻薄阴骘,更是平时脸上连笑容都罕见半点的,而这位爷居然能够将主子逗得发自内心的大笑,别的不说,这等逢迎拍马的本事,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趋于化境,远非他们能比得上的了。

    面对吕羽的大笑,林封谨却是板着脸正色道:

    “君上有所不知,这米叫做越光莲雾米,乃是在下从东海诸国的运输船上劫掠来的特产,千方百计倾家荡产才在咱们大齐栽种成功,用这米煮出来的汤,不是米汤是什么?”

    吕羽听到了与东海诸国相关的事情,顿时也就是关注了起来道:

    “哦?还有这种东西?”

    林封谨道:

    “没错,东海诸国当中的神官和赤旗本等精锐,便是要每隔几天吃上这么一顿越光莲雾米煮的饭来补充元气,因为这米粒当中也带着丝丝缕缕的天地灵气,对人的身体极有益处。刚刚煮出来的,便是这越光莲雾米当中的汁水,岂不恰是米汤?”

    吕羽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林封谨的说法,端起来了杯子又饮了一口,细细品味,只觉得仿佛果汁那样清甜可口,却是还多出来了一种鸡汤那样的难言丰腴感觉,令喉咙到腹部都是一阵说不出的充实,忍不住点头道:

    “不错,不错,确实很好,朕也读过医经,上面说米汤又名为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便是贫寒家百姓的婴儿,也是可以靠饮米汤来长大成人,你这越光莲雾米乃是米中绝品,煮出来的这米汤的缺不同凡响。”

    林封谨听吕羽这么一说,顿时也是微笑了起来,不过人生总是充满了上下起伏,惊喜与灾厄都往往是交替而来,吕羽笑吟吟的下一句顿时就将林封谨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难得你这么有心,以后此物就列为贡品吧。每个月上贡一千石来。”

    林封谨顿时若中了晴天霹雳一样的呆滞了片刻,很快才回过了神来苦笑道:

    “君上,你就算是杀了我全家,也没可能上贡得了这么多的,这东西的补益之处便是在于可以吸收天地灵气然后灌注到了自身的果实里面,这就意味着只能在山川灵气十分充裕的条件下生长,并且更重要的是,这玩意儿种植起来格外的复杂,单单是施肥方面。就分成了荤肺,素肥,腐肥,新鲜肥等等。”

    “并且早在几百年前晏子就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总是喜欢多瞅两眼,最后背地里都在惊叹,说是这位林秀才果然不愧是东林书院当中才气纵横的高足,堪称是才思若泉涌,提笔千言,别的举子还在酝酿的时候,便是一挥而就,这一份捷才,可以说是堪能与作七步诗的曹植相提并论了。

    有的看到了林封谨所写的内容的官员私下里也是在说,这林秀才也是不仅仅有捷才的,内容也是做得花团锦簇,完全挑不出来什么毛病,而那五道策论更是鞭策时事,写得深入浅出,端的是振聋发聩。

    当然,有人说好话,便有人出来喷毒液。有官员又在酸溜溜的说,这位林秀才早就是简在帝心的人物,这乡试对其余的人而言,那是千军万马若过独木桥,十分艰难,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是对他来说,却是根本不放在眼里面的小事。等到日后的殿试,恐怕这优势就更大了,若是自己能有这样的机遇,指不定比他还从容了。

    总之,不管别人怎么评判,林封谨便以惊人的速度考完了乡试。

    当今五国当中,中唐和南郑都是不允许提前交卷,但是北齐,东夏,西戎则是允可这一点,当然,通常都不会有人做如此举动,因为这样的话,难免会在主考官心里面得个“浮躁”“不堪造就”的印象,这样一来的话,虽然最后是统一糊名誊卷进行评判,但传扬出去总是有所关碍的。

    而林封谨这一次乡试,简直就是势如破竹,只用了区区的一个半时辰,便是昂然交卷出场,这种非主流的行为在别人做出来估计就是个傻子,不过,由名声显赫的林风雨搞出来,立即就是名动邺都,因此林封谨的名次必然就更加惹人关注。

    最后贴出来的榜上,林封谨的位置乃是在第十三名,这个名次对于普通的士子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但是对于注定要吸引诸多话题和关注的林封谨来说,却是引发了当前议论的热潮出来,最后居然被好事的御史拿到了朝会当中来说起。

    闹到了这个份上,礼部最后也只能干脆破例,将林封谨的卷子也是贴了出来(乡试本来是只贴前十名),旁边再加上了主考冯尽忠大人的批语,结果引发的争议就更大了。

    因为林封谨的卷子上表现出来的思路很有争议性,可以说是比较走极端的那种,认同他观点的人呢可以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为他鼓吹摇旗呐喊。而不认同他的人呢,对于他的观点则是要口诛笔伐,恨不得马上就与之唇枪舌战一番。(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